性早熟
儿童性早熟是指青春期的提前开始,如第二性征的过早发展。女孩在8岁前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在9岁前出现睾丸增大。儿童性早熟与激素代谢紊乱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此外,一些证据表明,患儿童性早熟的儿童的心理疾病的风险会增加。
目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的使用是儿童性早熟的一线治疗方法。然而,这类似物的副作用已被报道,如局部红斑、高脂血症、中心性肥胖、一过性阴道出血和骨密度下降。
数千年来,中医一直在使用草药治疗许多儿科疾病。中医儿科医生提出,儿童性早熟的发病机制是由于肾、肝阴阳失衡,进而诱发阴虚火旺。儿童性早熟最常用的草药配方是知母地黄丸,它是由八种草药组成。根据中医理论,它可以滋阴去火。现代医学发现这个药物可以通过下调下丘脑Kiss-1/GPR54mRNA的表达来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并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此外,一些研究发现,其它一些滋阴去火的中草药混合物也可以下调促性腺激素表达的增加,并显著延缓性发育。
儿童身高发育迟缓
身材矮小的儿童是指在相似的生活环境中,身高低于同种族、性别和年龄的正常儿童的平均身高两个标准差或第三个百分位数的儿童。许多疾病会导致身材矮小,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小于胎龄的染色体疾病、垂体激素缺乏、特发性身材矮小、家族性身材矮小、体质性青春期延迟、营养不良和性早熟。
西药中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重组人生长激素)可以改善生长激素缺乏症儿童的终身身高。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并非所有儿童都缺乏生长激素,而且已经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对生长激素不敏感或产生耐药性,导致临床结果不佳。
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治疗已被广泛用作支持儿童生长的替代治疗方法。根据中医理论,一些身材矮小的儿童被认为是消化系统紊乱或脾肾缺乏营养的问题。因此,这与大多数受访者将补脾或补肾作为治疗目的是一致的。在中医中,补脾是指通过使用补药来治疗脾脏功能活动减弱的一种治疗方法。补肾是用补肾药治疗肾虚证的总称。中草药被认为是一种必要的治疗干预措施。
此外,针刺和艾灸治疗也是有效的。常用的针刺穴位都位于膝盖以下至脚趾。医师可以通过刺激膝盖、胫骨和脚踝的骨骼来刺激身高增长。其他的一些用于治疗身材矮小的穴位位于肝、脾、肾三阴经交汇处,用于补肝、脾和肾。一些加强消化功能的重要艾灸穴位,位于脐部和剑突处。
中草药的治疗时间为2至6个月,其他干预措施的频率为每周一次。
参考文献:
Bai, GL, KL Hu, Y Huan, X Wang, L Lei, M Zhang, CY Guo, et 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you Formula Alleviates Precocious Puberty by Inhibiting Gpr54/Gnrh in the Hypothalamus." 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11 (2020): 596525.
Jang, S, and B Lee. "Clinical Practice Pattern of Korean Medicine Doctors in Idiopathic Short Stature Treatment: A Survey Study."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eCAM 2022 (2022): 1505643.
Lin, YC, TT Chang, HJ Chen, CH Wang, MF Sun, and HR Yen.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Usage in Children with Precocious Puberty: A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205 (2017): 231-39.
Yu, CH, PH Liu, YH Van, AS Lien, TP Huang, and HR Y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Idiopathic Precocious Puberty: A Hospital-Based Ret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Complementary therapies in medicine 22, no. 2 (2014): 258-65.